本文来自公众号:波波来了,介绍了拍卖的一些心得体会,看完之后非常有感触。
今天上午,我去参加,我们家小儿子,学校的活动。
全程就是,两个事,一个是看孩子演出,一个就是义卖,交换礼物啥的。这些都不重要,重要的是,我发现,它的商业化做的是真好。坐下来,看孩子演出,间隙,园长站出来说,要开始搞一个拍卖。她说,这是,一幅孩子们画出来的画,上面有,每个小朋友的手印。她问,有哪一位家长,愿意把这幅,带着小朋友手印的画,带回去的?接着,就有人举手,举一次手加一百,并且,你还可以,自己随意的,喊出来一个数字。全场欢呼一片,还能听见,后面舞台上的孩子们,也跟着喊,四千,五千。有两个爸爸,就杠上了,8000,8100,就一直上,就这么,一直飙到了25000。最后,这一幅画,被一个爸爸,25000块,拍走了。我认真总结了,关于拍卖,这件事情,为啥能成立,它的关键要素,是啥?今天,总共拍了,有6件左右的作品,都是,孩子画的。但是,最后,园长拿出来了,一张著名画家画的画,这名画家在外边,正常的拍卖价格,在10万以上。当亮出来,这幅画的时候,500起拍,最后,仅仅是,拍出来了,1800的价格。这让我再次考虑了,拍卖,这个事情的,成立条件,是啥?第一,拍卖,必须要明确的,说出来,拍卖的资金,要做什么用这次的拍卖,是为了,捐助图书馆,给贫困山区,这就是,师出有名。大约3万块,一个图书馆,这一场,就足够捐出去,3个图书馆。200块的起拍价,比2000块的起拍价,最后的价格都要高,所以,起拍价不重要。中间,一个爸爸说8100,后面,有人说8200,园长说,都是,你们家自己争啊,原来是爸爸妈妈,分别站在了,不同的地方,举手。这个不仅仅三次啊,不断地询问,不断地说,一次,当有人出价的时候,上一次就作废了。反正,园长迟迟不落锤,哈哈,它很明确,就是要募集,3个图书馆。你发现,所有拍卖的,都是只有一件,而且是不可复制的,唯一。如果,像图书一样,随便哪里,都是可以买到的,那就没有任何意义,在你这里拍了。家长们,疯狂往上涨价格的,核心动力,只有一个,我孩子的手印,在上面呢,我要拿回去。就好比,我们圆明园的宝贝,在西方拍卖,再贵,也要拿回来。和自己无关,它只有一个价值,而且,可能还是客观的。但是,那个客观价值,远远小于,爸爸妈妈们的主观价值。一个拍卖,还写这么多,你闲不闲,你们可能都知道,我主要看着新鲜,我也是写给自己看的,也不是写给你们看的。演出结束之后,出去,还有一堆活动,孩子领了一堆的礼物,这好啊,园区真舍得出钱。每当,领完一个礼物,就有人,给你塞过来,一张大大的宣传册,印刷精美,都是,国际学校小学的介绍。
网友评论